一致性高、但顺滑度低的问题也出现在罗技的GX轴上。说实话,从外形、材料和配色怎么看这个轴就是5毛钱的样子,测试结果也确实只有82.94%的顺滑度,但罗技怎么就作了高端轴在用呢,像GPRO/G713/715这些千元级的键盘都是GX轴,让人不解啊。事实证明它就是个很普通的轴,虽然95.42%的一致性体现了罗技对规格是有要求的,但轴的晃动大、摩擦大是另外要研究解决的。从前ROMER-G扶不起,现在GX也不咋地,在这么卷的国内市场,客观的讲,罗技的常规机械是真没什么竞争力,盲打可能真的干不过国产山寨,可能这恰恰是机械键盘的魅力所在。当然了,GX轴没贴罗技牌,这锅甩给轴厂是没问题的,但问题是轴厂它有好轴啊。
这次接触式轴中比较好的是黑爵蓝莓轴,HUANO代工,不提微动的话,HUANO轴的名气可能不及三大轴厂,但已知天空轴V3是他们做的,至少说明,做好一件事和名气没直接关系。蓝莓轴是在黑爵推广客制化系列“轻氪”的时候出的一种线性轻克力轴,和金粉V2属于一类型,但顺滑度稍弱一点,不过94.39%的一致性还是可以的,排在第7,仅次于TTC的烈焰紫轴。至于小浣熊,感觉比较意外,居然没比排在第3的G银PRO 2.0强,最后要重点说下这个夜阑PRO,测试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问题。
夜阑PRO是个静音轴,但凯华采用了全新的结构来消音,大概是金属片套硅胶做成垫片的方式,来同时消除触底和回弹的噪音,实现静音效果。从测试曲线上来看,我们发现了它的一个“预压顿挫感”的隐患,在视频里有介绍过,感兴趣的可以翻看最近的视频更新。预压顿挫感,就是按压刚开始时需要克服一个60~80gf的力让按键开动,然后0.2mm内瞬间回落到正常的预压力度,这种短促的、断崖式的力度变化会让体验变得奇怪,但绝不是好,这个是需要改进的。另外,顺滑度的话也只是可以,作为静音轴能接受。
泰坦光轴2代是TTC代工的的,但表现一般,声音不HIFI,手感也不够顺滑,和冰豹瓦肯2昂贵的价格难成正比。为了追求光污染,下盖材料都不用PA66了改成PC了,手感牺牲了一些,最终只能排在非接触式的第9。
反观新加入的达尔优的天空光轴一下冲到了第2,视频里讲过,这个轴的导通设计借鉴了棱镜轴的一些思路,并加以改进,降低成本,同时它的一致性(95.86%)和顺滑度(93.10%)也都做的很好,再看看隔壁接触式轴的第1正是天空V3,有理由相信,作为外设厂商达尔优经过这些年是真正把轴玩明白了的,一边自主轴不断迭代和完善品质、手感,另外还能积极用一些新的高端轴体(如凯华、JWK、力驰,以前还有TTC)搭配着走,这种与时俱进思路是专注市场和忠于用户体验的表现。
最后测的是力驰静电容轴,好像没什么好说的,就是稳,虽然以很微弱的分数输给达尔优天空光轴,但它的数据是一流的,一致性95.86%、顺滑度93.10%,所以2、3名都是静电容轴。不过,有些用户分不清,只认为日本TOPRE那种胶碗+锥形弹簧的结构是静电容键盘,out了,其实力驰这种静电容轴是新型的机械式结构,二者本质都是无触点的“电容算法”,差别是手感和规格不同,所以面向的人群是不同的,简单说,传统机械轴能的它能,可以硬(件)替;传统静电容能的它也能,也能软(件)替。
通过测试可以让轴体比拼高低,提供数据化的参考,也能发现问题,2022年就这样了,感谢一直关注轴体天梯图的纬员们,2023一起去发现更有意思、更高品质的轴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